34岁的陈先生(化姓)在两年前体检时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但因工作繁忙,一直未规律服药,日常血压波动在180-200/100-110mmHg的高位。近日。他因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医,入院时血压达206/112mmHg,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及急性肾损伤,血肌酐值严重超标,被诊断为高血压急症合并急性肾衰与急性心衰。经过紧急降压、血液净化及心肾功能支持等综合抢救,才转危为安。
襄阳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卓道勤表示,此类病例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数据显示,因急性心衰或急性肾衰入院的患者中,约30%—40%有长期高血压控制不良的情况。许多患者因早期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便忽略了定期监测和规范治疗。
从医学机制上看,高血压对心、肾的损害具有病理关联。长期血压偏高会增加心脏射血阻力,引起心肌肥厚、心室扩大,逐渐发展为高血压性心脏病。一旦血压急剧上升或心肌代偿功能崩溃,便可诱发急性心衰,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表现,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
同样,肾脏作为血流丰富的器官,也易受高血压影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损伤肾小动脉,造成肾单位缺血硬化,肾功能逐步下降。当血压骤升时,可能引起肾血管痉挛或血栓,导致肾血流急剧下降,进而发生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尿量骤减、水肿、恶心等,严重者需透析治疗,甚至留下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
卓道勤提醒,高血压患者必须树立长期管理意识,每周至少测量1至2次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宜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调整剂量。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低盐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熬夜及情绪波动。一旦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呼吸困难或尿量减少等情况,应警惕高血压急症,须立即就医。
高血压的真正风险不仅在于血压数值升高,更在于其对心、脑、肾等关键器官的潜在危害。只有做到早期监测、规范治疗和持续管理,才能更好地防范急性心衰、肾衰等严重并发症,守护生命健康。(张宇驰代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