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具有天然的巨大优势,可以增加亲子关系和宝宝健康等,我们现在来谈谈哺乳期这一特殊时期的乳腺健康,帮助新手妈妈快速识别相关疾病,顺利完成哺乳这一伟大使命。
哺乳期乳腺炎有哪些诱因?
哺乳期乳腺炎是母乳喂养中最常见的疾病,其合并母乳喂养问题是终止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乳汁淤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堵奶”,是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其他如细菌感染,乳头外伤等也会增加乳腺炎风险。下面我们聊聊乳腺炎时期新手妈妈们的常见困惑。
01“堵奶”时,更应该持续、规律哺乳
为什么会“堵奶”呢?究其原因一般有以下三种:
① 长时间未排出乳汁
早期添加奶粉,导致宝宝吮吸不足;
过早返岗,只能采用吸奶器,哺乳间隔过长;
由于各种原因单侧哺乳;
先天性乳头内陷,导致宝宝无法顺利吮吸等。
② 过度高脂饮食
排骨汤、猪蹄汤等“下奶”汤,其中富含过多动物脂肪。这类脂肪摄入过多,有导致“堵奶”风险,而且早期过高脂肪含量的乳汁对宝宝生长没有太多益处。
③ 其他。以下这些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堵奶”:
哺乳时衔接姿势不正确;
文胸过紧压迫乳房;
妈妈过度疲劳或负向情绪。
身边最好的吸奶“工具”——宝宝
这时果断停掉奶粉,让宝宝全力吮吸
才是解决“堵奶”的正确途径
● 充分利用宝宝吸吮力强的时间段:早晨和傍晚是宝宝吸吮力比较强的时间段。每次哺乳前先用吸奶器吸掉前20ml左右的前奶(吸奶器护罩应放置在正确位置,注意吸力适度),泌乳反射出现后再让宝宝充分吮吸。
● 再尝试不同体位(坐位、半卧位、卧位)哺乳:让宝宝能够尽量吮吸到乳腺各个方向的乳汁。
● 如果充分吮吸后,仍然部分区域存在积乳硬块,下次哺乳时可以尝试先用吸奶器排出容易吸出的乳汁,随后尝试让宝宝下巴对着存有积乳硬块的地方吸。
● 除了上述办法以外,适当力度按摩保持乳管通畅、均衡膳食、保持心情愉悦、注意休息等,都有利于缓解“堵奶”。
“堵奶”时,切忌蛮力揉搓和停止哺乳,持续、规律哺乳才是解决“堵奶”的正确方法,可以配合适当力度按摩保持乳管通畅、刺激泌乳反射。
02哺乳期乳腺局部的红肿热痛
出现乳汁淤积时,如果宝宝口腔中微生物或宝妈乳头皮肤上的微生物,吮吸过程中逆流进入乳管,并在乳汁淤积处过度繁殖,就引起了哺乳期乳腺炎。
这时通常宝妈会感受到:
乳房某一固定部位皮肤出现红肿热痛;
乳腺局部肿块【可出现在乳房任意部位,通常出现在皮肤红肿热痛部位,形状通常为不规则形】,有时可在腋下摸到肿大的、伴有压痛的淋巴结;
部分情况下会出现全身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寒战、头晕和乏力等症状。
一旦哺乳期出现上述不适情况,应及时前往附近正规医疗机构乳腺外科或者急诊外科等科室就诊处理。
哺乳期“堵奶”后出现乳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伴有附近位置的乳房肿块、伴或不伴有腋下肿痛淋巴结及全身发热寒战等情况时,应高度怀疑哺乳期乳腺炎,需及时前往附近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03得了“乳腺炎”,还能喂奶吗?
“得了乳腺炎当然不能继续喂奶啊”
“得了乳腺炎继续喂奶不等于给宝宝喂细菌嘛”
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观点。
但事实是,包括《中国女性哺乳期乳腺炎诊断与治疗指南》在内的国内、国际指南都无一例外建议:在治疗乳腺炎过程中,不应中断母乳喂养!
宝宝的吮吸有利于有效排空淤积的乳汁,有利于将炎症区域周围腺体内乳汁吸空、帮助控制炎症范围,利于炎症周围正常组织对炎症的吸收。而一旦中止喂奶、无论采用吸奶器还是手法通乳都无法完全替代宝宝吮吸。
因此,除非婴儿含接乳头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的,其它无论是伴有红肿疼痛还是发热寒战的乳腺炎妈妈,均应继续喂奶。
一旦诊断哺乳期乳腺炎,医生通常会给出以下的治疗建议:
保持充分休息;
不中断母乳喂养;
有效排空乳汁;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药物。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哺乳期乳腺炎治疗的重要手段。症状轻微的乳腺炎,通过积极有效排出淤堵乳汁后症状迅速缓解,则不需要抗生素,有时还会使用一些退热药物,以缓解发热及疼痛症状。
1) 得了哺乳期乳腺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2) 严重的哺乳期乳腺炎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无需停止哺乳;
3)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对症治疗哺乳期乳腺炎期间发热和疼痛,一般情况下无需停止哺乳。
04、遇到哺乳期的乳房肿块
哺乳期,表现为“乳房肿块”的各类乳腺疾病也并不少见。正如前文所述,部分哺乳期乳腺炎可伴有乳房肿块的表现。除此之外,乳腺良恶性肿瘤也可以表现为乳房肿块。
其中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是乳腺纤维腺瘤。良性的乳腺纤维腺瘤可能在怀孕、哺乳前就存在于乳腺中,妊娠哺乳期随着体内雌孕激素、催乳素等水平的升高,乳腺纤维腺瘤逐渐增大,很可能会在无意中被触及。
另外,尽管既往我们认为哺乳(或者哺乳次数多)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但确实不能否认少数情况下,哺乳中的妈妈会发生哺乳期乳腺癌。而由于哺乳期乳腺腺体肿胀等因素,不能及时发现乳腺肿块,往往哺乳期乳腺癌发现会较晚。
当考虑乳房肿块为乳腺恶性肿瘤时,应进行双侧钼靶摄片检查及乳腺磁共振增强检查(有证据表明,排泄至母乳的钆类对比剂的量相对安全,检查完成排乳24小时后可继续哺乳)。
一旦上述检查显示高度怀疑乳腺癌,建议宝妈尽早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关积极治疗。
哺乳期乳腺癌行根治性手术时,哺乳期进行乳腺手术并不严格要求终止哺乳,可于术前排空乳汁,术后健侧乳房继续哺乳,当然也应考虑到哺乳期乳汁分泌对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综合判断决定是否需要停止哺乳。但如术后需要做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药物治疗时则建议必须停止哺乳。
1) 哺乳期发现乳房肿块应及时就诊;
2) 哺乳期进行乳腺超声、钼靶检查对哺乳无明显影响,无需停止哺乳;
3) 如临床考虑纤维腺瘤,一般可以暂不手术、定期复查,因此无需暂停哺乳;
4) 如确诊乳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期间则应停止哺乳。
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心酸事儿,这期间应更关注乳腺健康,如果发现异常表现,尽早前往附近正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典型案例分享
一位28岁,产后2周的孕妈妈,突发右乳红肿疼痛1天,伴发热38℃,上午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可见右乳外上一肿块,皮肤红肿疼痛,压痛阳性。彩超可见无回声区。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0*10的9次方。
我院门诊大夫考虑急性乳腺炎,
治疗予以手法通乳,
告知患者加强母乳喂养,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并使用中药清热解毒通乳,
未使用抗生素。
当天下午患者未发热,并规律母乳喂养。之后未出现乳腺炎。
目前,我院甲状腺乳腺科常规开展乳腺炎专病门诊,为广大宝妈提供帮助。
(甲状腺乳腺科 尹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