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耳穴压豆”辅助治肺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12 浏览:


  (通讯员李高丽)32岁的王女士(化姓)1月前因受凉,出现反复咳嗽,声重、咽痒、气急、咳黄白痰,在当地医院治疗不佳,遂到襄阳市中医医院进一步求治,并以“感染后咳嗽”收治入院。

  在该院肺病科,在抗感染及解痉平喘治疗的同时,科室采用中医“耳穴压豆法”,用王不留行籽置于小方胶布上,贴敷在耳部的肺、内鼻、咽喉、大肠、气管、支气管等穴位,每用食指、拇指捻压刺激耳穴至酸胀麻木或疼痛为止。持续治疗3天后,王女士“咳嗽、咳痰”的症状改善。

  耳穴压豆法是指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或药丸等贴压耳穴,给予适度的按压,使其产生麻、胀、痛等刺激感应,经过经络传导,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贴压后,患者可自行每天轻压贴敷部位3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秒,一般可留压3天,双耳交替,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情况调整刺激强度,逐渐施压。

  耳穴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称为反应点。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耳穴压豆法是在耳毫针、埋针治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复持续耳穴压豆刺激肺部相关耳穴,可以调和气血、调理脏腑、解除平滑肌痉挛,从而达到调节神经平衡、宣肺、平喘、止咳等目的,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常见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该疗法能收到毫针、埋针同样的理疗作用。

  襄阳市中医医院肺病科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特色专科,科室除了将耳穴压豆法用于肺病科的治疗,还采用中医督脉灸、穴位贴敷、中药膏方等,以控制慢性咳喘疾病发作。

  该院肺病科护士长张丹丹提醒: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耳廓皮肤有炎症或伤口者不宜采用;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上一条:秋季易发肛周疾病,预防为主有妙招

下一条:靶向治疗 中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