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童童(化名)自入秋以来,持续咳嗽一个多月,童童家长为此烦恼不已。
近日,在襄阳市中医医院儿科,童童被诊断为肺热咳嗽,经中药清泻肺火、宣肺平喘调理及三字经推拿中医治疗后,童童咳嗽症状缓解。
该院儿科副主任陈爱明介绍,秋天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冷暖多变,肺为骄脏,喜润而恶干,这些因素容易导致宝宝抵抗力的下降,受到病原体的入侵而出现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出现咳嗽症状。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中医将咳嗽分为多种,如风寒咳嗽、积食咳嗽和肺热咳嗽等,宝宝在秋季发生的咳嗽大部分是肺热咳嗽,肺热咳嗽是由于肺内郁热、肺气失宣出现以咳嗽为主的一种症候,多见于抵抗力低下的儿童及老人。因此,对于咳嗽患儿除了对症治疗外,还应做好防护,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咳嗽患儿在生活中应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被、擦汗及并更换干爽衣服,避免受凉引起感冒咳嗽;经常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中医认为,鱼、蟹、虾和肥肉等荤腥、油腻食物,可能助湿生痰,甚至引起过敏反应,加重病情,因此应清淡饮食,避免生冷油腻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少量食用瘦肉或禽蛋类食品。此外,对于长期咳嗽不愈的患儿,可用梨加冰糖煮水、鲜百合煮粥润肺止咳。对于脾虚疾多的患儿,平时可多食山药,或煮莲子粥、薏米粥及大枣粥等。
陈爱明提醒,对于咳嗽的患儿,不可吃得太饱、穿得太暖。小儿阳气足,新陈代谢旺盛,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因而胃肠道的负担较大,日常进食吃得过饱,就会伤食。伤食则积热,热则伤阴,导致体内阴阳失调,容易生病。而同样,如果穿得过多,内热从生,出汗变多,毛孔时时处于开放的状态,就容易着凉感冒,引发咳嗽。(魏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