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动态

秋季“控血压” 听听专家这样说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30 浏览:

近日,65岁的张大妈晨起突然感觉头晕、头痛、心慌,并伴恶心呕吐,家人立即带他到襄阳市中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张大妈血压190/110mmHg,血脂超标。经了解,张大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因症状不明显,未长期口服降压药,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出现不适症状。

高血压是我国高发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其发展后果非常严重,可以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脑卒中)、高血压肾病,还可以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襄阳市中医医院心病科副主任李明健提醒,入秋后温差变化等因素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液粘稠、血压波动加大,高血压病患者要特别关注自身血压变化情况,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血压管理

坚持血压管理并适时调整药物剂量。秋天气温转凉,血管收缩,血压会随之升高,作为高血压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坚持服药,不自行减药、停药;坚持监测血压,每周至少两次,并根据血压及身体情况及时找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2正确补充水分

及时正确补充水分。入秋后,天气干燥,炎热天气仍可能持续,容易造成体内体液流失,使血液浓缩、黏稠、堵塞血管,从而导致意外发生。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及时补充水分,在补水时少量多次饮水,晨起适当喝水,睡前、饭后少喝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体内血容量,导致血压控制难度加大。

3坚持适量运动

入秋后天气逐渐转凉,适当运动对调节血压有好处。但是,对于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量不可过大,要循序渐进,不要突然尝试做剧烈的运动,如跑步或登山等,容易使血压骤然升高,引发脑出血。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比较温和的方式,既能锻炼身体调节血压,又减少危险。

4保持情绪稳定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发生脑出血、心肌梗塞等。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控制情绪,心态平和,乐观豁达,学会减压,不过度喜怒哀乐等。
此外,李明健强调,高血压患者还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因受凉感冒诱发血压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坚持运动,按时睡觉,不熬夜,尽量不抽烟喝酒,控制体重;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坚持服用降血压药物,如果有头晕头痛、心慌胸闷气短或者手脚不灵活等,要尽早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魏晓燕)

上一条:“上火”溃疡 看这里 口腔专家有妙招

下一条:襄阳市中医医院喜获市直卫健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