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夏季养生,冬季无忧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7 浏览: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特色疗法,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达到治疗或预防好发于冬季的虚寒性疾病的目的。

脑供血不足是现代常见疾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乏力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从中医角度而言,脑供血不足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多因气血不足、痰湿阻滞、肝肾阴虚等因素导致清阳不升,脑失所养。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其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春夏养阳”之说,即在夏季阳气最旺之时,通过相应治疗方法扶助阳气、培补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减轻冬季疾病的发作。《内经》提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强调清阳对人体的重要性。脑为清空之府,清阳汇集之处,若清阳不升,则脑府失养,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在夏季,人体阳气旺盛,毛孔开泄,此时采用合适的方法可促使清阳上升,改善脑部充养。

不寐健忘是困扰老年人常见又棘手的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从中医角度看,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阴阳气血失调,致使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黄帝内经》记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懈怠安卧。”揭示老年失眠、健忘的核心病机在于肾精亏虚,髓海失充。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上荣于脑。人至老年,肾气自衰,如《难经》所言:“老人血气衰,营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夏日阳气升腾,此时利用“春夏养阳”理念进行调补,正是借天力填补肾精、充养脑髓的好时机。

脑病科冬病夏治适宜人群

Ø中风患者:中风后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如果体质表现为阳虚、气虚或寒邪较重,可通过冬病夏治进行调理。

Ø头晕、头痛患者:包括脑供血不足、慢性前庭功能疾患、偏头痛等,特别是畏寒怕冷的头晕头痛病人。

Ø失眠、健忘患者:尤其是那些表现出阳虚体质特征的患者,如怕冷、手脚发凉、精神不振等,适合冬病夏治。

Ø肢体麻木疼痛患者:可能表现为遇冷、遇风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加重,喜温喜阳等。

Ø其他慢性、顽固性神经科疾病患者:如长期偏瘫、截瘫、吞咽障碍等,症状在冬季加重的患者,也适合进行冬病夏治。

上一条:关节疼痛难忍 试试冬病夏治三伏贴

下一条:冬病夏治三伏贴 助力鼻炎咽炎患者摆脱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