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猫抓病——宠物陪伴的潜在风险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30 浏览:

在与宠物陪伴过程中,猫以其可爱的外表和活泼的性格,成为众多家庭的心头好。然而,在与猫咪亲密互动的过程中,有一种潜在的健康风险可能被忽视,那就是猫抓病。

家住樊城区的张女士(化姓)家中饲养了数条宠物猫,1周前在为宠物猫修剪指甲时不慎被划伤,致腕部多发开放性伤口。在襄阳市中医医院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医护人员启动狂犬病暴露后预防程序,对张女士的伤口实施标准化清创处置,按规范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步开展破伤风预防干预。

张女士按规定在接种第三针疫苗时,接诊医生发现其原开放性伤口处愈合不佳,伤口周围红肿、按压疼痛,伴有多发水疱及脓疱、异常分泌物渗出,触诊发现患肢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质硬并伴有压痛。结合外伤史及症状体征,医师初步判断张女士患上了猫抓病。在对张女士伤口进行处理后,嘱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一周后,张女士不适症状消失、伤口愈合良好。

成洪表示,猫抓病是由汉赛巴尔通体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猫抓、咬伤或舔舐伤口传播。这种细菌常存在于猫的唾液、爪子或皮毛中,尤其是幼猫或流浪猫的携带率较高。患者常表现为抓伤处红肿、局部淋巴结肿大、低热、乏力,多数症状较轻且具有自限性,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保持伤口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但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淋巴结红肿明显形成脓肿患者需行切排引流。

成洪提醒,猫抓病并不是猫的专利,其他动物如狗等也可能会携带这种细菌。预防猫爪病首先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被猫、狗等抓或咬伤;定期驱虫,定期注射疫苗;不要随意挑逗或激怒猫、狗等动物。如果不小心被猫、狗等抓或咬伤,要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如果伤口较深或出血较多,或被抓伤后出现持续发热或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就医;在与猫、狗等接触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抚摸、喂食、清理粪便后。(胡业昌)

上一条:饮食不当,当心胃内长结石

下一条:中医支招调理慢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