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动态

安宁疗护之家庭会议 为迷茫守护指明方向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05 浏览:


在襄阳市中医医院东津院区肿瘤血液病科二病区安宁疗护病房内,62岁的刘奶奶静静地躺在床上,虽然呼吸略显急促,但是眼神却温和地望向窗外。在不远处的安宁疗护活动室里,一场关乎她“最后时光”的特殊会议正悄然进行——这是刘奶奶入住安宁病房第一周,其家人与安宁疗护团队围坐在一起召开的第一次家庭会议,内容是如何在刘奶奶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好照护,解开家属困惑,让她舒适地走完最后一程。



“医生,我妈这情况……我们该怎么做啊?”刘奶奶的大儿子难掩颤抖的声音向医护人员求助。作为家里的主心骨,面对母亲日渐衰弱的身体,他首次感到手足无措。刘奶奶的二儿媳眼圈泛红地说:“这几天她总说‘累’,我们都不敢多问,怕说错话让她担心。夜里她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我们轮流守着,却不知道做些什么能让她舒服点。”一直沉默的小儿子也开口说:“昨天妈想喝冰饮料,我马上出去买了,可她只喝了两口就放下了。是不是我们哪里没做好?”


活动室里的气氛略显沉重,家属们的焦虑情绪如同缠绕的线团:有人纠结“是否还要继续治疗”,有人发愁“怎样照顾才合适”,更有人时刻紧绷着“不能让她察觉病情”的神经……连日来,他们守在病房外相互打气,心中的困惑却始终未曾说透。


“大家先别着急,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就是想一起探讨如何让刘奶奶更舒适,也让咱们大家心里更踏实。”安宁疗护团队的专科护士小贾递给刘奶奶的老伴吴爷爷(化姓)一杯温水说,“还是先请科室副主任阳国彬讲讲其病情,把照护的重点理清楚。”



阳国彬拿出刘奶奶的病历,向家属详细介绍,针对刘奶奶的病情,我们的核心任务是缓解她的不适,比如她一直说累,这其实是身体能量逐渐消耗的表现,我们会调整用药以减轻她的乏力感。她胃口不好,营养师会搭配易消化的流食,不必强迫她吃多少,舒服最重要。经过深入沟通,阳国彬与家属达成一致意见,暂时不向刘奶奶提及病情,嘱咐她要慢慢静养,以减少她的心理负担。多聊聊她爱听的往事,像老家院子里的老槐树、平时做的红烧肉……这些话语比“你要坚强”更有治愈力。


阳国彬的话让家属们找到了守护的方向——不聊病情,只分享温暖回忆。护士小贾拿出准备好的照护清单,向家属们介绍:“白天可以安排两人轮流来照护,陪刘奶奶说说话、帮她翻翻身;晚上留1-2位家属在陪护椅休息,刘奶奶夜里可能会醒,轻轻拍拍她的手,说一声‘我们在呢’,她就会安心。清单上还写了每次喂水、擦身、病情观察的注意事项,也可以随时和医护团队沟通。”



一小时的安宁疗护家庭会议,让家属们的焦虑情绪烟消云散。吴爷爷握着阳国彬的手说:“开会之前,我们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不知道该往哪使劲。现在明白了,原来守护不一定是‘拼命做什么’,有时候‘好好陪着’,就是最好的守护方式。”


阳国彬表示,这样的家庭会议,是许多肿瘤患者家庭“卸下重担”的开始。面对亲人的终程,家属往往更迷茫。安宁疗护的“第一次家庭会议”,并非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搭建一座桥,让大家说出藏在心里的困惑,在专业引导下找到共识,让守护的路走得更稳、更暖,让患者在安心中,带着尊严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这场特殊的家庭会议,如同一盏明灯,为迷茫守护的家属指明了方向,共筑起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温馨港湾。(肿瘤血液病科二病区 贾丽媛)

上一条:不开刀不手术!24小时“手法复位”快速治骨折

下一条:襄阳市中医医院召开“AI + 医疗”专题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