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里,小宇蜷缩在妈妈怀里,像只受惊的小兽。我翻看着他的病历,耳边是他粗重的呼吸声,仿佛每一次吸气都要用尽全身力气。 “医生,一定要手术吗?”小宇妈妈攥紧了手中的检查单,“孩子还这么小,能不能先保守治疗?”“我们在当地医院已经保守治疗了三年,这次是因为牙齿变形了才来看的。”我理解她的顾虑。在当地医院保守治疗3年,都没考虑手术治疗,每个母亲都害怕手术刀划破孩子稚嫩的肌肤,害怕麻醉药带来的未知风险。我放下病历本,轻声解释:“小宇的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呼吸,保守治疗恐怕效果有限。”“可是......”她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我听说可以吃药,可以做雾化......”孩子爸爸站在一旁,也随声道“孩子太小了,能不做手术最好。”我叹了口气,在病历本上写下治疗方案:“那我们先尝试三个月的中药调理和鼻腔冲洗,如果效果不好,还是要考虑手术。”三个月后,小宇的情况并没有好转。他的黑眼圈更重了,上课时总是昏昏欲睡,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更让我担心的是,他的胸廓开始出现轻微的凹陷——这是长期呼吸不畅导致的体征。“妈妈,我昨晚又做噩梦了。”小宇靠在妈妈肩上,声音虚弱,“梦见自己被关在一个箱子里,怎么也喘不过气......”小宇妈妈的眼圈红了。我递给她一张纸巾,轻声说:“您看,孩子现在不仅身体受影响,心理也开始出现焦虑。手术虽然听起来可怕,但对小宇来说,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她沉默了很久,终于点了点头。

手术那天,我特意提前半小时到病房。小宇正抱着一个破旧的泰迪熊,那是他三岁生日时爸爸送的礼物。“医生叔叔,手术会疼吗?”他怯生生地问。我蹲下身,平视着他的眼睛:“会有一点不舒服,但我们会给你用最好的麻醉药。等你醒来,就能像小鸟一样自由地呼吸了。”手术很成功。术后第五天,小宇已经能在走廊里蹦蹦跳跳。查房时,他兴奋地告诉我:“医生叔叔,我昨晚梦见自己在飞!”小宇爸爸妈妈站在一旁,眼里含着泪花:“谢谢您,不仅治好了小宇的病,还一直这么耐心地开导我们。”我笑着摸摸小宇的头。在这个充满消毒水气味的病房里,每一个孩子的呼吸都是那么珍贵。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治愈疾病,更要治愈人心。有时候,一把手术刀能打开的不只是阻塞的气道,还能打开一个家庭的心结。窗外,一只麻雀轻盈地掠过。小宇趴在窗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是我听过最动听的呼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