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襄阳市中医医院急诊部的医护人员在日常的抢救治疗工作之外,积极响应号召,全员上岗,全面做好发热患者的筛查及防控工作。在这场战役中,他们义无反顾充当起抗击疫情的排头兵,坚守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线。这场战斗刚一打响,急诊部成洪主任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果断地成立了120发热专班,他们是医生付红军、许浩、胡兴明、吕国焰;护士陈燕、张雨星、张语桐、管杰、龚雪君、卢淑娟、王曦、周杨、欧阳思、答案、李丽、周亚冉、魏云凯、许翎菲、宦思仪;司机余刚、柏松、孙耀东、刘建伟。正是这个团队,肩负了医院所有发热病人的转运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发热患者很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的患者,由于人员较多,病情各异,需要被调配到不同的收治地点,有的收治隔离病房,有的转运定点医院,有的到宾馆暂时隔离观察,有的需要复查肺部CT,他们就在这些场所转运患者,不停地忙碌着。
因为发热患者的特殊性,一次出车只能转送一名患者,每次转运后都需要认真的消杀,才能避免交叉感染,最多的时候他们一天要重复50多次,往往要一直忙碌到凌晨两点多钟才能休息,脱下防护装备才发现口罩已在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手套已经把双手皮肤捂的发白起皱纹,而为了节约防护服他们不敢多喝水,尽量减少厕所的次数,忙起来一天只吃两顿饭也是经常的事。遇行动不便的患者,加上下雪后的楼梯非常湿滑,付红军大夫会不假思索地抱起病人,协助其上楼,如此密切接触患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防护服破裂暴露的风险,可是在这个时候,他没有任何退缩,为的是保证把患者安全送到病房;把隔离的患者送去做CT检查,为了患者的安全,他们全程近距离陪同。患者大多不会穿隔离服,而每次检查完毕,护士陈燕都会细心的帮助患者系上隔离服的带子,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患者感到温暖。有的时候要把隔离的患者送去做透析,透析时间太久,患者会错过吃饭,他们就把饭送到床边;为了配合社区把发热病人接回医院隔离,有时候需要深夜驱车赶到几十公里外的农村,回到医院已是凌晨,等安置好患者,吃上饭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是中餐还是晚餐,而这仅有的一餐,也仅仅就是一桶泡面或者一盒自热饭而已;遇到不理解的群众,他们就在站在门外,耐心的沟通解释,宣传政策,有时候得一个多小时患者才愿意开门,去医院配合治疗。没有主力部队英雄光环,急诊部120团队依旧默默无闻的坚守自己的岗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也是疫情防控攻坚战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他们将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做到无一例转运差错、无一例工作人员感染,在医院的统一指挥下,再接再厉,迎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的最终胜利。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急诊部成洪主任作为一名急诊“老兵”,在2003年就参与过抗击“非典”疫情的战役。这次他再次积极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中。疫情发生以后,成洪就一直奔波在防控的第一线,积极组织科室培训、制定排查流程、诊断疑似患者等等,作为医院和市级防控专家组的成员,他为院内和县区的数十名患者进行会诊,帮助筛查出疑似患者,达到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防控效果。整个假期,成洪都守候在医院的高危前沿。
“对发热疑似患者的筛查、诊断工作是防控工作是重要环节,责任重大,风险也最大。我必须站好岗,严守第一道防线!”成洪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