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襄阳市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中医中药在新冠肺炎中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对于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重症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院时与医护人员合影
2月23日,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症确诊患者张先生,在襄阳市中医医院感染病科重症病房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下,通过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身体逐渐好转,已达到出院标准,成为该院第一例出院的重症确诊患者。出院的张先生对救治他的医护人员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同为危重症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王女士,2月2日凌晨由外院转入襄阳市中医医院感染病科重症病房。62岁的王女士自身有癌症并转移至肺部的病史,体质极差,病情控制格外棘手。时间就是生命!医院第一时间组织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肺病科多学科专家团队接诊,制定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的中药方剂,配合氧疗、抗病毒对症治疗,每日利用自制“新冠熏蒸方”雾化病房,同时进行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方法,通经脉、行气血、调阴阳、提正气,协调脏腑功能。通过系统治疗,五天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好转。2月16日,辽宁援襄医疗队参与查房,并与医院重症团队联合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十余天后,患者症状平稳,顺利脱离呼吸机。在王女生住院初期,医务人员觉察到她的焦虑恐惧情绪后,及时请心理援助小组与辽宁援襄队的3名心理专家通过进病房及电话连线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干预,使患者很快摆脱了焦虑,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短期内病情得到控制。在谈到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积极作用时,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班组长、隆中名医、医院副院长莫天栩强调,新冠肺炎危重症表现为呼吸窘迫、血氧低、肺部CT提示病变范围大和损害重的特点,除了要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抗病毒等生命支持治疗外,中医药的极早参与非常重要,对危重症患者在扶正的同时,通过辩证施治,兼顾个性化,如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祛瘀通络等治疗原则,除了改善主要症状和有关指标外,还可以减少重症向危重症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转变,降低病亡率,也可提高重症预后关键指标淋巴细胞数目。该院收治的5名危重症患者中,目前1名顺利出院,2名将于近日出院,2名病情稳定。无一例由轻症转化为重症,无一例危重症死亡。据襄阳市中医医院院长、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旭介绍,医院在疫情发生后,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迅速改建隔离病房,调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方针政策。举全院之力,聚众专家之智慧,不断总结经验,把中医的辨证论治灵活应用到此次新冠肺炎的预防与诊疗中,使方法立体化,方案标准化,响应及时化。中医药全程参与率100%、极早参与率100%,同时利用中药雾化熏蒸病房、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优势,统筹中西医资源,实行多学科联合查房,借助辽宁、宁夏医疗队的积极援助,将每日危重症的多学科会诊及病例讨论形成常态化,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医疗救治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辽宁前方指挥部援襄医疗队分队长、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关雪峰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圣治主任医师带领的20名专家队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团队,进入疫情第一线,在重症医学、呼吸、精神医学、护理等专业参加抗疫工作。襄阳中医人与辽宁援襄医疗队省际携手,积极发挥了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的优势,目前已有30余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双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