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动态

医务处:科学防控疫情 打造抗疫铁军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4-02 浏览:

▲医务处合影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襄阳市中医医院医院医务处视疫情如军情,视抗疫如战场,全员参战,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严格执行国家、省、市防控工作要求,第一时间参与制定了《襄阳市中医医院(襄阳市中医药研究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实施方案》,全科人员自腊月二十八开始取消全部休假,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迅速响应上级行政部门、院领导各项工作指示,协助临床科室做好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夜以继日 调兵遣将保救治

医务处作为抗击疫情的指挥中心,为了保证这个“大脑”正常运转,医务处在主任袁安冬的带领下,团队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组织开设本部及惠民院区共7个病区69间病房,并设立两个宾馆隔离病区(锦江之星、城市便捷酒店),一共242张床位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同时,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医务处所属病案室全体成员每天工作至晚12点后,保证疫情最新数据在第二天清晨及时更新。

▲医务处主任袁安冬

为保障医务处的指挥效率及处理紧急事件速度,袁安冬每天几乎吃住都在办公室,始终坚守在防控指挥第一线。面对着严峻的疫情形势,他立即进入战斗状态,组织就诊演练、制定防控方案、考察隔离病区,经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才睡,早上五六点钟又要起床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对此,袁安冬说:“扶危渡厄,医者担当,我要对得起自己肩上的责任,对得起自己的初心。

医务处副主任张政(左二)

▲医务处副主任双晓萍

▲医务处协调室主任黄金
疫情来临,保证各隔离病区的医师力量,保证医院正常轮换秩序的工作极为重要,为此,双晓萍、黄金夜以继日奔走在临床一线,最终成功调配医师170名、技师79名参加抗疫一线。在疫情前期,发热门诊最高一天接收193位患者,情况危急,一线医师们接诊压力巨大,医务处有医师职称的五名同志见此情况后立刻主动请战,要求前往一线支援。张政曾在抗疫期间突发急性胰腺炎,他硬是三天不吃不喝地在工作岗位上撑了下来。

▲医务处副主任吴群海

▲医务处副任钟海江

吴群海及钟海江两位副主任则在疫情期间充当了“多面手”的角色,对发热患者宣传治疗方案及政策、处理医疗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转移疑似病人……他们做到了事事有处理,件件有反馈。

▲医务处干事谢君
▲医务处干事李阳
当出院患者数量逐步增多时, 医务处干事谢君、李阳手机24小时待命,有时半夜接到临时通知,立刻开工。

全程参与 中医治疗显神通

▲医务处团队

在此次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中,医务处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色和优势。

在治疗方面,医务处组织专家经过科学研究,做到了中医药治疗全程参与。对危重症患者在扶正的同时,通过辨证施治,兼顾个性化,如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祛瘀通络等治疗原则,可减少重症向危重症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转变,降低病亡率。

▲医务处团队
在预防方面,根据上级部门印发的指导文件,医务处连夜组织6名专家在国家、省推荐处方的基础上,快速研发出了新冠病毒预防方,截止目前,全市范围内已投入使用8万余瓶。
为有效灭杀医院在抗疫期间公共环境中的病毒,医务处组织医院专家团队研制出了“新冠熏蒸方”,病房配置了35个湿化器进行熏蒸,有效减少了病毒传播几率。
伴随疫情形势好转,襄阳市中医医院于3月16日起有序恢复了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但医务处全体人员的抗疫之战并没有结束,他们即刻按照 “双分诊、双缓冲、双保验”的模式,制定了疫情期间收治病人管理规定及流程、普通患者住院管理及预警处置流程等管理文件,以保证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爆发及流行,全面保障医疗安全。
无论身处何方,都要做临床坚实的后盾,这就是医务处团队的信念与初心。他们每一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用平凡的方式,维持着医院的运行、维护着医疗秩序的井然。山川异域城不开,日月同天待春来,岂曰无衣万众起,与子同袍胜疫霾。(戚建章)

上一条:襄阳市中医医院设立“双缓冲”入院收治模式

下一条:扩散周知!襄阳市中医医院国医堂全面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