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中的“春夏养阳”,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的特色疗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温度高、湿气大,潜伏在肿瘤患者体内深处的休眠癌细胞也会跟着活跃起来。为帮助肿瘤患者改善体质,结合疫情常态化管理要求,襄阳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病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有序开展“冬病夏治”准备工作。
该院肿瘤、血液病科副主任付烊表示,肿瘤体虚患者适宜“冬病夏治”。夏季三伏时令,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采取顺应自然,借用自然之“温”“热”温补阳气,并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达到调理身体、散寒驱邪的目的。恢复期患者需要长期的身体调理,因此,大部分肿瘤患者都可尝试“冬病夏治”。另外,经过夏至后,湿热交汇、暑湿之气易乘虚而入,潜伏在患者体内的致癌因子易被激活,肿瘤患者此时进行调理,有助于调节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付烊提醒,并不是所有肿瘤患者都可进行“冬病夏治”,对于阴虚燥热、咳血和衰竭的肿瘤患者都需谨慎,建议去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诊治。来院贴敷患者积极配合疫情防控要求,进行体温监测,全程佩戴口罩,保持间距,有序排队,治疗完成后请勿逗留,迅速离开。(廖子强)
上一条:入伏首日!“冬病夏治”受欢迎
下一条:眼病顽疾 也能三伏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