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动态

骨伤科手法整复室:“三大法宝”为中医正骨打开一扇门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


“上一秒愁眉不展,下一秒笑逐颜开”。在襄阳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手法整复室,这是骨伤患者及家人的真实写照。市中医医院在建院之初,便引入当地声誉赫赫的“何氏正骨”,经过五代中医人的传承与创新,“手法、夹板、活血膏药”三大法宝沿用至今,造福数万骨伤患者,免除手术之苦。
641.jpg

门诊骨科主任胡立群(左)为患者行手法整复后的小夹板外固定

为更好传承中医正骨手法,今年5月,市中医医院骨科门诊特成立手法整复室,由第四代“何氏正骨”传承人汪必武、何继洲、何新建及第五代传承人安建原四位资深专家常年坐诊,对手法整复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并给予指导性意见,为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的质量保证。


手法整复“惹人爱”

640.jpg

▲骨科门诊阅片

襄阳何氏正骨流派在充分吸收前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历经百余年,逐步形成一套独特的诊疗手法。以《医宗金鉴》正骨心法中“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整复手法为要旨,探索总结出独具特点的牵拉、扶正、夹挤、摇晃等手法。

7月中旬,2岁小宝(化名)玩耍时摔倒,导致左侧前臂尺桡双骨折并发错位,在附近几家医院就诊,均建议手术治疗。孩子太小,家人不想手术,经朋友介绍,来到市中医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经过详细检查评估,骨科门诊主任胡立群告知家属可以手法整复,不仅免除手术之苦,而且恢复快,治疗费用少。

胡立群两手轻柔地牵引骨折断端,使断端处对接吻合,快速分离尺、桡骨,先矫正侧方移位,再矫正前后移位,一分钟的功夫,患儿翘起的骨折端恢复原形。

“好了,去检查一下。”“这么快就好了吗?”家属疑患地问道。“手法整复讲究快、准、稳,透视下就知道效果了。”言语间胡立群充满自信和担当。

检查显示患儿骨折端吻合到位,随后胡立群采用柳叶木夹板固定患儿骨折部位,外加绷带固定。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患儿骨折痊愈。

小小夹板“防移位”


643.jpg

胡立群主任(左)为患者行手法整复后的小夹板外固定

襄阳何氏正骨不仅在正骨手法上家喻户晓,在中草药使用上也是独树一帜。早期接骨扶位,中期活血化瘀,晚期滋补肝肾,这是防止骨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关键。中药的使用为患者早日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去年3月,9岁的甜甜(化姓)练习舞蹈时,不慎摔倒,摔伤右侧肘部,当时没有太大的疼痛感,家人也没在意,三天后,甜甜右侧胳膊越来越疼,轻轻一碰,便痛苦不已。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市中医医院骨科门诊就诊,胡立群为甜甜做了详细的检查,确诊为尺骨骨折向前成角,桡骨小头前脱位,即孟氏骨折。一般而言,孟氏骨折需要住院手术治疗,但家人不想手术,一是担心留下疤痕,二是不想耽误学习。看着家人期望的眼神,胡立群和汪必武等老专家经过商讨,决定为甜甜手法扶位,在汪必武教授的指导下,胡立群确定骨折部位,快速实施手法扶位,只听一声脆响,甜甜的肘关节完美复位。

644.jpg

▲骨科门诊主任胡立群

第二周复诊时,胡立群及时为甜甜外敷活血散消肿止痛,内服骨伤宁合剂,同时调整小夹板的松紧度。经过一个多月的康复和中药调理,甜甜骨折愈合。

经过几十年的临床探索,市中医医院骨科研制的活血止痛合剂,已在临床运用数十年,并先后研发活血酊、骨伤宁糖浆、舒筋活血合剂、治伤膏等10余种深受患者欢迎的中药制剂。

645.jpg

▲副院长、骨伤科总主任皮红林(右一)带领骨科主任查房(资料图片)

据医院副院长、骨伤科总主任皮红林介绍,中医手法整复主要用于桡骨远端骨折、髁上骨折、儿童尺桡双骨折及儿童腕关节干骺端等处骨折,在一代又一代中医人的传承守护下,中医手法整复救治患者不计其数,他们以一颗赤诚的医者仁心书写着一段杏林佳话。(潘斌斌 高闯)



上一条:学急救技能 强应急能力

下一条:抗击疫情 再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