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动态

铅衣为甲心系患者 直面辐射负重坚守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23 浏览:

——襄阳市中医医院心病科工作纪实

1603412391112571.jpg

▲心病科副主任李明健(右一)带队查房(资料图片) 

这是一支特殊的医护团队,虽然从事的不是放射专业,但每天身穿近30斤重的铅衣,在放射线下工作长达数小时,无怨无悔。

这是一支优秀的医护团队,他们传承创新,采用传统中医疗法调理慢性心脏病患者;引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起博器植入术等先进的治疗理念及标准化的治疗手段。遇到需要急诊介入的病人,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赶赴医院,为患者赢取生的希望。

这就是襄阳市中医医院心病科团队。据了解,该院心病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肌梗塞、肺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目前编制床位70张,年住院人数2200人次,年门诊量3.5万人次。

分秒必争 全力救治患者

作为心病科副主任,李明健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包括急诊PCI)、临时、永久、起搏器治疗等前沿手术。

2018年8月,郑先生(化姓)到襄阳出差,突发胸闷胸痛,被同事送到市中医医院胸痛中心。经心电图检查,显示急性心肌梗塞,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立即做急诊PCI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由于心肌梗塞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抢救机会稍纵即逝。李明健与患者家属电话沟通后,快速启动急性心梗处置流程,优化救治方案,与主治医生刘中华迅速为郑先生置入心脏支架,打开血管通道,顺利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由于治疗及时,郑先生转危为安,恢复良好。为此,特写来感谢信,并将“悬壶济世心,妙手回春艺。往来奔波苦,治病救人功”的对联送给李明健及心病科全体医护,以示感谢。

李明健介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在数字减影机的投影下,送入特殊导丝至狭窄、闭塞血管病变部位,经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开通狭窄及闭塞的冠脉血管,从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腹痛中心 接轨国际标准

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病因复杂多样。为急性胸痛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市中医医院于2018成立胸痛中心,实现从患者发病、转运到入院后检查、紧急抢救等过程的无缝对接,提高急性胸痛的救治成功率。

该院副院长莫天栩表示,目前,医院不仅与市急救中心合作,还携手市新华医院等兄弟单位,实现对胸痛患者信息共享、分级救治和协同救治,救治胸痛患者的成功率显著提高。

2019年11月,凌晨1点多,李明健接到科室急诊电话,从外院转来一名急性胸痛患者,患者61岁,出现剧烈胸痛,李明健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仅用17分钟完成心血管造影,诊断为前降支血管闭塞,需要放置心脏支架。

通过家属沟通,患者被紧急送到介入室,李明健带领医护团队,穿着30斤重的铅衣,穿导丝,找到闭塞处,打开球囊,放置支架,患者扁平闭塞的血管立刻被血液充盈。从入院到成功放置支架,仅用38分钟,比国际标准时间90分钟更短。

李明健介绍,急性胸痛患者可通过手术解决,康复期采用中药培根固本,调理气血,防治复发。心梗最佳治疗时间是3—6小时以内,一旦出现胸痛症状,应及时就医。

执着深耕 交出完美答卷

该院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和湖北省“十一五”重点中医专科。科室医护人员24名,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5人,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合理人才梯队。

科室坚持发挥中西医优势,形成一支中西医结合高水平的临床科研队伍。专科设有冠心病监护病房、心功能室、心脏介入室,配有中央监护系统、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仪、心脏临时起搏器、心脏除颤监护仪等先进的诊疗设备和抢救设施。

丹心闪耀,百炼成钢。李明健和团队用拼搏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让前沿高精尖技术在科室扎下根。2010年,科室开始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包括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等心脏介入技术,现该技术广泛开展并日臻完善。

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心病科制定了胸痹、心悸、眩晕、心衰病中医四个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制定了中医临床路径。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研究,研制出强心液、心痛宁合剂等多种中成药治疗心衰、冠心病、高血压,并获患者一致好评。(魏晓燕 廖子强)

上一条:襄阳市中医医院“扶贫义诊”进山村

下一条:ERAS用于膝关节置换,患者三天下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