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冬至一阳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简单地说,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这个时候是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的时机。此时进行科学养生,不仅有利于健康过冬,而且能为来年春天的健康贮备能量。

三九严寒,气温持续走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关节炎等“冬病”呈高发趋势。12月21日是“头九”的第一天,襄阳市中医医院开展的冬病冬治“三九贴敷”活动正在进行。
一大早,樊城的张大妈就赶到医院,她说:“每年冬天我的膝盖就会疼,市面上卖的膏药也没少贴,前几天来医院开膏方的时候听说‘三九天’医院也可以贴敷,我就想来试试”。
襄阳市中医医院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持续强化发热门诊工作,执行预检分诊制度、门诊“一医一患一诊室”、住院患者及陪护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开展冬病冬治中医诊疗服务。
医院医务处主任袁安冬介绍:“冬病冬治”主要分为“冬令进补膏方”和“三九贴敷”两种疗法。“冬令进补膏方”是将中药饮片多次煎煮,滤汁去渣,加热浓缩,再加入冰糖、蜂蜜等辅料,收膏制成的一种稠厚的半流质或半固体的制剂。其药性较缓和,药力持久,能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滋补强身,扶正祛邪,疗疾延衰,治病纠偏,能增强抗病能力和自身体质。膏方调治是冬令进补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民间也有“冬令进补,来春打虎”的说法。“三九贴敷”是在三九时节,寒邪极盛,人体阳气最弱时,选择辛散温通的中草药在特定的穴位贴敷,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温煦肺经阳气,驱散体内寒邪,对因“风、寒、湿”邪等导致的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扶正祛邪、调补阴阳、温补肺肾、疏通经络、止咳平喘、调和脏腑,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作次数,而且也会巩固和延续夏天“三伏贴”的药效,达到冬夏皆治的效果。
袁安冬提醒:无论是膏方还是穴位贴敷,各种中药的遣方组合,穴位的选择搭配,体质的寒热辨识及药材的采购验收及制作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市民一定要选择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的“冬病冬治”施治。其中,膏方进补活动为期三个月,在膏方进补的同时,如果能配合中医穴位贴敷,兼内服外治为一体,系统调理,则能对“冬病”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