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中医医院肛肠外科工作纪实
楚天快报记者张慧华 通讯员潘斌斌
俗话说“十人九痔”。当下,肛肠疾病尤其是痔疮,已成为高发病和常见病。如何将这难言之隐治疗好,肛肠外科在主任张育葵的带领下,不断探索、创新手术方案,在临床中应用艾灸、盐敷、腹部按摩、中药坐浴、中药灌肠等中医药技术,减轻患者痛苦,使其早日康复。
襄阳市中医医院肛肠外科成立于1985年,46年来,该科技术水平在一代代中医人的奋斗下,不断改进、创新、突破,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手术不痛苦”的盛名早已在外,经常有宜城、枣阳、河南等周边患者慕名就医,并口碑相传。
小标:坚守中医特色治疗
1月22日上午9时,记者如约来到肛肠外科,刚踏进病区,一股浓郁的艾草香味扑鼻而来。
“肛肠外科也做艾灸吗?”“科室收治50多位患者,一大半的患者就会采用艾灸足三里穴位,促进肠蠕动,缓解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 张育葵说。
72岁的赵奶奶(化姓)患有肠功能障碍,先后入住好几家医院,各项检查指标都正常,就是不明原因腹痛腹胀,经西医治疗不得缓解。
1月7日,家人将赵奶奶转到市中医医院求助中医。张育葵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施治,采用温经散寒通气的中药内调,同时用艾灸足三里,腹部按摩点穴配合盐包热敷。入院当天赵奶奶腹痛便减轻,腹胀也有所缓解,赵奶奶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经过10来天的中医治疗,赵奶奶康复出院。
张育葵介绍,该科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采用中药内服调理肠胃,中药粉坐浴、中药灌肠、特制盐包(根据患者病情,加入对症的中药)热敷、穴位压豆等中医技术缓解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小标:肠镜检查人人拿手
在该院肛肠外科,结肠镜是医生的拿手绝活,接诊、肠镜检查到治疗,医生全程参与、亲自操作,特别是肠镜检查,医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病情,并根据病变的部位提前制定手术方案,减少患者就诊时间。
2014年,张育葵接诊了两位特殊的患者,患者是一对亲兄弟。
哥哥小强(化名)因面部、嘴唇、手掌指腹等部位长有色斑,就诊于该院皮肤科,在皮肤科医生的建议下转到肛肠外科。张育葵接诊了这位患者,在问诊中得知小强的父亲患有肠道疾病,小强的弟弟面部、嘴唇也长有色斑。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
于是张育葵为小强进行了肠镜检查,果然发现其肠道有数十枚2公分左右不规则的息肉,经过检查诊断为P-J综合征(黑斑息肉病),该病具有家族史。在张育葵的建议下,小强的弟弟也来到医院检查,经肠镜检查发现其肠道有多发息肉。张育葵先后为弟兄两实施肠镜息肉摘除术和腹腔镜下全结肠次全切除术,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弟兄两术后康复良好。
2015年,50多岁的林师傅(化姓)因肛瘘前来就诊。张育葵检查时,发现林师傅臀部有10来个肛瘘通道,问诊得知患者第一次发现肛瘘是在10年前,在其他医院做过手术,但反复发作。针对患者多发的肛瘘病变,张育葵决定采用新技术隧道式肛瘘切除挂线术,清除漏管。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患者多发肛瘘手术成功完成,配合中药坐浴、熏洗、敷药等特色中医理疗后,患者伤口恢复顺利,至今没有复发。
张育葵介绍,肛瘘是一种肛周常见病,其主要特点是容易复发。该院肛肠外科采用肛瘘隧道式切除与挂线技术相结合的肛瘘治疗方法,中西结合,微创安全,治疗彻底,避免重复手术,降低复发率,尤其适用于高位单纯性或复杂性肛瘘。
小标:全力发展微创技术
在张育葵的带领下,微创技术已全面应用于肛肠外科,患者通过微创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疼痛大大减轻,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大大缩短。
数十例先天无肛门患儿,经过他们的双手,再获新生。
现年90岁的王大爷(化姓),曾于2004年在该科完成低位保肛直肠癌切除手术,经过化疗和中药调理,王大爷至今还健康爽朗。
痔疮手术方式不断改进,将外痔推至内核,通过微创经肠内粘膜手术,加上术后中药坐浴,降低患者术后痛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2019年1月,张育葵带领医护人员成功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在肚脐周围设计手术切口,为患者实施单孔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该手术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仅在患者肚脐周围留下约3cm长的切口。由于伤口小,患者术后无痛苦,术后第一天就可以下床活动。
该院肛肠外科在大肠癌微创手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除了常规腹腔镜手术外,现已成功开展直肠癌NOSES手术、早期肠癌肠镜下ESD手术等微创手术方式,充分满足患者对手术无痛化、微创化的需求。
目前,肛肠外科开放床位50张,医护人员17人,其中研究生4人,副主任医师5人。常规开展传统肛肠疾病的治疗,如混合痔PPH、TST等手术,大肠癌、炎症性肠病、顽固性便秘、肠道息肉、小儿肛肠等疾病的治疗。
薪火传承,初心永恒。该科成功研制坐浴粉、消肿止痛洗剂等系列中药制剂,治疗各种肛肠疾病及术后康复,成为科室的独特疗法。该科已发展为湖北省中医重点专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及湖北省中医院肛肠外科技术协作中心、湖北省早期大肠癌筛查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