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盛夏即将来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也到了“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的中医药特色疗法,即采用中医疗法,在夏天治疗冬季易发病,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
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致病的“六淫邪气”中,湿气是最难调理的。湿是阴邪,容易伤害阳气,尤其容易损伤脾阳,导致全身多种类型的疾病发生。冬季高发的心脑血管、颈肩腰腿痛、呼吸系统等疾病都在很大程度上与湿有关。而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吃冷饮、吹空调等容易引发湿气过重。此时利用合理的方式祛除发散湿浊,既可助人们舒适度夏,也可对冬季湿邪引发的疾病起到预防和调治作用。
怎么才能“祛湿”呢?襄阳市中医医院养生堂副主任莫励敏介绍,中药熏蒸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熏蒸机体而达到祛除湿邪目的。痛痛快快地洗个澡,顿感神清气爽,如能经过中医辨证后在水中加上一些药物进行熏蒸和泡浴,不仅让人更觉浑身舒爽,还能达到祛风寒湿邪,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保健防病的作用。
中药熏蒸药浴是将药物施布于皮肤、孔穴、腧穴等直达病灶,促使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驱邪而不伤正气,发汗而不伤营卫。根据体质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适用于颈椎病、肩周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科类疾病;妇科类疾病;老慢支、咳嗽、气喘等呼吸类疾病;慢性胃痛、腹泻、胃寒、腹胀等消化类疾病及免疫力低下、易疲劳、上火、失眠、神经衰弱等。
莫励敏说,除了中药熏蒸治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以及健脾祛湿脐疗法也是对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三伏天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达到祛疾、固元、养阳、治未病之功效。(邹莹 潘斌斌)
相关链接: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市中医医院2021年冬病夏治时间:头伏7月11日——7月20日、二伏7月21日——8月9日、三伏8月10日——8月19日。针对成人和儿童慢性咳喘、腹泻、风湿痛、肿瘤及妇科、皮肤科、眼科等疾病行穴位贴敷。